塑料≠污染 饮料瓶谋“瘦身”求“重生”助力碳中和

产品详细

  随着各国对生态环境保护进一步的认知和关注,一次性塑料包装的减量使用以及再生利用成为全世界共同面临的课题。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塑料制品国,每年消耗塑料原料超过1亿吨,其中,塑料包装消费量惊人,占塑料消费比例约25%,每年催生巨量塑料垃圾。为此,2020年,我国出台“史上最严”限塑令,提出到2022年,一次性塑料制品消费量明显减少,替代产品得到推广,塑料废弃物资源化能源化利用比例大幅度的提高到2025年,塑料制品生产、流通、消费和回收处置等环节的管理制度基本建立,多元共治体系基本形成,替代产品研究开发应用水平逐步提升,重点城市塑料垃圾填埋量大幅度降低,塑料污染得到一定效果控制。2021年,“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大目标纲要提出,要加强塑料污染全链条防治推行生产企业“逆向回收”等模式,建立健全线上线下融合、流向可控的资源回收体系。

  饮料是人们的日常消费品,PET包装的饮料是典型的一次性塑料包装产品。全球对PET瓶的高量需求,导致产生了数量庞大的废旧PET瓶,其回收利用也受到了较高的关注。如何通过工艺或原料创新实现减塑,成为饮料行业迫切应对的课题。

  轻量化和再生塑料(rPET)的使用是实现减塑的两个有效途径,而轻量化瓶需要从包装技术和装备技术两个方面来突破,才能确保实现工业化。西得乐大中华区包装和模具运营总监谢华表示,“轻量化瓶是降低塑料使用很有效的一种方式,大概在过去10年间,中国曾经引领了整个亚太区饮料瓶轻量化的潮流。”

  西得乐大中华区产品技术经理王伟介绍,以500毫升瓶装水PET瓶为例,1990年使用瓶子的克重约为19克,经过技术创新,2019年西得乐在美国推出了6.5克重的500毫升PET瓶,瓶子克重降低了66%。同时,生产能耗从6.3瓦时/瓶降低到2.3瓦时/瓶,效率从1000瓶/模/小时提升到2700瓶/模/小时。

  从生产所带来的成本来看,轻量化瓶也极具优势。据了解,饮料瓶的生产成本中,PET原材料可以占到70%,包装的克重对饮料瓶成本有非常直接的影响。

  然而,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花了钱的人产品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克重较轻、手感偏软的轻量化瓶接受度逐渐降低。“轻量化瓶是啥?”在采访中,多位消费者向记者表示不懂轻量化瓶的概念,甚至错误的将使用轻量化瓶的产品视为假冒伪劣产品。

  中华环保联合会绿色循环普惠专委会秘书长蒋南青表示,轻量化瓶的出现让我们消费者产生“商家在偷工减料”的误解。

  谢华坦陈:“确实,在消费升级的过程中,部分消费者对于轻量化瓶的接受度不高,甚至有些人会认为瓶子品质有瑕疵。”为此,西得乐提出“适量克重”的概念,指的是在包装上能带来比较好消费体验的同时,降低非必要区域原材料的损耗。从技术开发的角度对整个包装进行精细化管理,在每一个环节都最好能够降低塑料的使用量,这样就既能让我们消费者接受,又可减少不必要的浪费。目前市场上,包括行业前三名的头部企业都在使用“适量克重”瓶。

  值得注意的是,西得乐提出的“适量”并不是固定值,而是一个范围,范围的大小一方面由技术决定,另一方面由消费者的接受度决定。当消费者接受度逐渐增高,“适量”的范围能更加进一步缩小。

  此前,某国际环保组织将可口可乐、百事以及雀巢评为全球最大的塑料污染者,把“塑料污染罪魁祸首”这顶帽子扣在了饮料行业头上。事实上,塑料污染中的“塑”指的是所有塑料,而PET只是塑料的一种。“PET占全球塑料包装整体的10%,”谢华说:“不是所有的塑料都叫PET,而且它是所有塑料中唯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瓶到瓶’同级回收循环使用的材料。所以,当我们谈论污染时,PET背了不少锅。”

  据2020年中国饮料工业协会联合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发布的《我国PET饮料包装回收利用情况研究报告》,在现有回收体系下,全国PET饮料瓶回收率可达94%以上。与其他几个国家相比,中国的原生回收体系受经济市场驱动,具有比较高的运行效率,尤其是在PET饮料包装等价值较高的废弃物方面有独特优势。随着垃圾分类在全国的普及,PET瓶的回收有望得到进一步加强。

  在回收方面,饮料行业的有突出贡献的公司都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可口可乐中国方面有关人士和记者说,2018年1月,可口可乐就承诺到2025年,在全世界使用100%可回收的包装材料;到2030年,在全世界内实现公司销售产品所使用包装的等量回收和再利用。可口可乐中国也做出了大量努力,联合公益组织和社会企业,不断探索饮料瓶的公众教育、有效回收和再生用途。如2020年9月,可口可乐中国跨界携手上海五里桥社区,开展为期一年的塑料瓶回收行动,利用可口可乐在循环经济领域的经验,提升塑料瓶回收效率,推动其加速进入循环价值链;并运用塑料瓶回收再生材料设计和制作遮阳伞、雨棚等公共设施用品,回馈社区,以兼具美感和实用性形式实现塑料瓶在社区内的良性循环,同时也推动社会各界对循环经济的思考和创新。可口可乐中国还携手京东,借助其物流供应链从上海消费者的家中回收饮料瓶。

  雀巢全球也向消费者承诺,到2025年实现其100%包装材料可循环再生或可重复使用。去年7月,在北京朝阳公园出现了一台“萌萌的”无人车。这台外形可爱、声音甜美的智能回收车,来自雀巢公司的创新项目。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这辆无人车在公园内按既定路线徜徉,不间断地宣传塑料回收的环保理念。游客还能随时招手叫停它,在车身屏幕上学习环保小知识,把塑料空瓶放置到车身上的回收窗口中,并有机会获得神秘奖品。

  今年3月,达能旗下品牌脉动在上海黄浦区试点,放置了多台创新塑料瓶智能回收机,倡导和邀请消费者参与到绿色环保活动中,形成垃圾分类的生活习惯。

  在回收后的利用方面,我国还处在起步阶段。据悉,当前因法规和技术所限,我国高回收率的PET饮料瓶在食品级回收利用方面尚属空白,对rPET的利用主要是在非食品级包装领域。

  谢华和记者说,PET回收后经过处理再次利用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方面,作为原材料生产日用品及服装面料等;另一方面,生成rPET材料,重新变成塑料粒子去注胚、吹瓶。

  中国拥有庞大的纺织工业和塑料制品工业,废弃的PET瓶被制作成大量的化学纤维以及纺织品、草坪、遮阳网等,应用的范围比较广。

  而在一些西方市场,rPET食品级应用已经推广开来。如可口可乐在全球18个市场推出了100%rPET饮料瓶。欧盟甚至明确要求,到2025年,rPET的使用量在整体PET包装中达到25%,到2030年达到30%。

  rPET最显著的优点是能够大大减少碳排放量。据了解,原生PET的原料来源是石油,从石油到塑料粒子再到做成瓶子的过程中,能耗及二氧化碳排放量巨大。但若使用rPET,其材料来自于PET瓶而不是石油,所以快速缩短了产生二氧化碳的碳排放链条,只在PET的回收过程及再加工利用的过程中产生能耗及碳排放。在真实的操作中,制作一个550毫升克重15克的瓶子,如果以100%rPET作为原材料,其生产的全部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量比用原生PET材料可减少80%。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再生塑料分会秘书长王永刚表示,当前,不少企业在推动rPET的再生利用,但国内相关法律和法规以及使用、回收、评估等环节的标准尚处空白。“rPET的食品级应用技术是成熟的,各方也都在关注rPET的食品级应用。”王永刚如是说。

  蒋南青认为,推动rPET的食品级利用需要政策推动,尤其是循环再生行业,应该全力支持。但王永刚建议,相应地,国家也要加强对rPET应用的监管,包括标准审核和产品品控,以防止政策放开,企业一哄而上,造成市场混乱。

  既然rPET在减少碳排放方面有如此强大的能力,为何我国还没有大范围的应用?业内人士指出,目前rPET在技术上已经相对成熟,根本原因在于成本和消费者接受度等方面。以去年的价格为例,1吨rPET原材料的价格绝大多数都是原生PET的两倍,若大范围的应用rPET,消费者和企业都要负担巨额成本。同时,国外市场对rPET原材料的需求量巨大,目前全球产能供应不足也造成了其成本无法在短期内降低。又基于观念的原因,部分国内花了钱的人rPET饮料瓶存在疑虑,企业即使能够生产出食品级rPET包装,推广使用也还需要一个过程。

  王永刚认为,PET的高值化是未来趋势,但rPET食品级的利用只是选择之一,现在世界各大品牌将rPET作为生产原料主要是基于社会责任。因为,再生材料不仅仅可以减少原材料的使用,更能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那么,轻量化瓶和rPET瓶,哪一种方式才是成本既可控、又能达到减塑目的的最佳解决方案呢?“我认为这两者不矛盾,”谢华说:“最佳的方式是把它有机结合起来——在消费的人可接受的前提下,通过包装技术和包装设备,尽量做到轻,同时把rPET结合进去。虽然rPET目前价格相对较高,但当rPET整个供应链链条更完善、产能变大之后,将来成本可完全降下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经济性以及环保性的有机结合。”

  但无论是轻量化瓶还是rPET瓶,都需要消费者的接受。多家企业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希望花钱的人可以转变观念,为了环保而做出某些特定的程度的“妥协”,如瓶子手感不佳等。行业企业也会不遗余力开展消费者教育行动,持续推广环保措施。蒋南青说:“应该加大消费者教育,让我们消费者明白轻量化瓶有助于减塑。”

  需要强调的是,消费者正确的垃圾分类行为对rPET来说是最重要的。因为rPET的性能和成本受制于回收情况。如果回收的PET瓶未经污染,则处理后的rPET料纯净度高、性能优;如果回收渠道不理想,比如瓶子跟其他厨余垃圾或者工业垃圾混杂,对于rPET的成本和使用性能会有非常大的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大目标纲要》提出,要加强塑料污染全链条防治;加强废旧物品回收设施规划建设,完善城市废旧物品回收分拣体系;推行生产企业“逆向回收”等模式,建立健全线上线下融合、流向可控的资源回收体系。我国还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业内人士认为,相信国家在政策层面将会有更大的行动,这将更加有助于行业上下游减塑行为的推进。谢华说:“我们很赞同国家采取这些措施,也期待条件成熟的时候,食品级rPET能够在国内尽快得到利用,助力最终实现碳中和。”

  另据了解,去年10月,中国饮料工业协会委托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和天津科技大学联合开展《我国回收PET饮料瓶多路径循环再利用质量控制研究》项目。鉴于国内外回收PET饮料瓶再制工艺和回收市场的差异性,该项研究从回收利用过程入手,利用当地考验查证收集、回收安全实验、质量控制、经济成本分析等方法,研究我国进行PET瓶食品级循环使用的实施技术方法,提出PET瓶多路径再生质量控制要求;分析废PET瓶不同路径循环再利用的碳足迹,了解其环境影响;了解PET瓶多路径再生经济成本;探讨回收PET瓶高质量利用潜力,提出多收路径再生利用质量控制建议,从而更好地实现PET饮料瓶绿色生态循环。研究成果将为管理部门政策体系完善提供相关依据,帮助产业链企业了解废PET瓶再生利用前景,把握行业发展趋势,为企业决策提供支撑;为引导各方承担社会责任、为政府建言献策提供支持。


上一篇:【48812】PET塑钢打包带出产线

下一篇:法国生物科技公司CARBIOS亮相ChinaReplas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