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前,收到了一条对自己而言最坏的消息——他意图对毛主席不轨的计划败露了。
于是匆忙之下,他带上了自己的家眷和几名部下,从山海关出发,意欲乘机外逃。
他们从现场擅自打包带走了三件重要物品,让这场坠机事故的真相被一团迷雾笼罩起来。
出逃的原因格外的简单——他想自己上位,对毛主席不轨的阴谋被发现了。而察觉这个阴谋的人,正是毛主席。
当时,毛主席在国家与政党内都已拥有了极高的声望,那时候也慢慢的变成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人人都要叫一声“首长”。
但却并不满足,他认为毛主席做的是社会封建主义的集权者,压了自己一头。于是,他有了不轨的心思。
为此,他还与儿子林立果写下一份行动计划《纪要》,与“武装起义”谐音,预备执行。
1971年的夏天,毛主席做出了南巡的决定。他动身时,也是集团行动的时候。
利用职权,开始四处打听毛主席的行程和谈话讲话内容,想要把握他的一切动向,加大暗杀的成功率。于是自9月5日起,他们就陆续收到了不少密报。
从长沙、武汉到北京,从参谋长到政委,都有人不顾毛主席的要求,将他谈话的内容透露给和林立果。
不仅如此,毛主席还阐明了对于和他的集团的看法,认为这是在搞分裂,不团结,告诫大家要坚定地站在党这边,不要被集团蒙骗。
而这些话传到了父子耳中后,心虚的两人便意识到了情况不妙。于是,他们开始加速计划的推进,并且前后一共制定了多达8种的计划,全数记录在《纪要》当中。这一刻,集团决定孤注一掷。
当时父子最初的设想,是在上海虹桥机场专用线中,在毛主席所乘坐的专列上动手。他们准备引爆油库,利用救火在一片混乱中刺杀毛主席。
如果这个计划不行,他们还准备了炸弹想要引爆铁路桥和专列,或者使用高射炮和喷火枪对专列中的毛主席出手,甚至还准备了军用飞机伊尔-10,在杭州一带进行轰炸和扫射。而种种方式,无不显示出集团的手段残忍,野心勃勃。
然而,早已察觉到不对的毛主席,却只用一个行动,就让集团的众多计划泡汤。
意识到自己的行程可能已被秘密传给了父子,毛主席选择随机应变。当时,按照行程,他应当会在前往上海的专线中停留一段时间。但就在集团着手准备时,毛主席却大手一挥,临时改变了返程计划,不再像以前一样在杭州、上海等地长时间停留。
当时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暗杀顺利,集团中“联合舰队”成员王洪文、王维国等人还亲自到专列面见毛主席,想拖延时间。但毛主席却在深夜下令不作通知,秘密发车直接抵达北京。
回到北京后,毛主席立刻着手开始调查集团,搜集他们不轨的证据。而一见事情败露,便仓促收拾家当,带着亲眷和几个得力部下,乘坐飞机向国外逃离。
并且他们做出的最后一个决定,是前往苏联境内回避罪责,躲在“核保护伞”的羽翼下。
“核保护伞”的称呼来源于《纪要》,用来指代当时的苏联。而这一行为,也摆明了集团选择投靠苏联政府的想法。
阴谋败露后,立即开始做出逃的准备。他作为首长,调用了当时国内的军事飞机256号三叉戟,由潘景寅做飞机驾驶员,在深夜从山海关机场强行起飞。
当时收到消息的周总理立刻做出指示,要求全国各地机场都执行禁飞令,以便更好的追踪256号飞机的动向。
在此期间,周总理还请示了毛主席,询问要不要对的飞机进行拦截。但是毛主席却是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去吧。”于是,空中拦截的计划就这样被放下。
夜已经很深了,一行人的飞机还在我国领空中飞行,顾不上睡眠的周总理,还在用对讲机对飞机喊话:“无论你在国内哪个机场降落,我周总理都去机场迎接!”
不知道是不是这句话起了作用,还在国内徘徊的256号飞机突然调整了方向,直直地向北方开去,马上就要离开中国国境,目的地明显是苏联。
由于已经离开中国境内,中国不能够再进行空中干预,周总理和毛主席开始研究也许会出现的外交情形,准备好。但是,让人意外的是,这场逃亡折戟在了半路上,也葬身异国他乡。
在距离蒙古温都尔汗70公里的地方,有一座叫肯特省贝尔赫的矿区,这里有不少当地人在值班上工。凌晨2时27分,在飞机失事的那一刻,附近的苏布拉嘎盆地产生了巨大的爆炸声响,烈火燃烧猛烈,一下惊起了不少工人。
当时一位士兵正在炸药库值班,听到响动后,立刻带上枪械,前往了飞机失事的现场,却发现了一地燃烧的残骸,而发动机也已经暴露在机外,不断喷火和嗡鸣。于是他们立刻将情况上报给了政府。
而蒙古政府收到消息后,立刻告知了驻蒙古大使馆的许文益,说有一架喷气式军用飞机在蒙古境内失事坠落,要求中方赶紧做出详细的调查,做出处理。而许文益也马上带领秘书和随员赶往了事发现场。
只见飞机坠毁在整个盆地的中央,这里已经残骸遍地,尸体横陈,周围的草丛也仍旧在火焰中燃烧。根据现场的情况去看,飞机应当是从盆地南端开始迫降,随后双翼在地面开始划擦,留下了深深的槽沟。同时,因为起落架是收起状态,整个飞机的机腹与地面也产生了大面积的摩擦,大块的草皮被摩擦燃烧了个精光。
而与此同时,另一架飞机也不顾全国禁空令,从北京沙河机场强行起飞,并且看飞机行驶方向,也是前往蒙古。而这次,周总理果断出手,命令战斗机对其进行拦截迫降,抓住了集团的残党于新野、周宇驰等人,取得了他们政变的决定性证据。
虽然集团的逃离的原因和阴谋最终大白于天,但是,飞机的失事,却因为苏联人的举动,隐入了一片浓雾之中。
在飞机出事后,蒙古政府首先通知的,不是中国,而是苏联。当时苏联政府在中国团队赶来之前,已经提前到达了事故发生地,拿走了三个至关重要的东西。
对一场飞机事故而言,最重要的证据,就是飞机的“黑匣子”。里面通常会记录当时情况下的录音、飞机飞行数据等信息。
然而黑匣子与发动机被苏联人带走后,他们却拒不承认,即便中国政府步步紧逼,他们也表示不会归还。
但整件事情需要还原。于是,中国的科学家们开始从飞机的残骸上寻找蛛丝马迹,试图还原飞机失事的场景,找出背后的原因。
根据空军技术专家王海和他的团队的解析,飞机有很大的可能性是在迫降的情况下,因为操作失败,造成了飞机的破碎燃烧。他们表示,出逃时是夜间,再加上当时耗油量已经比较多,即便是经验比较丰富的潘景寅,也很难确认此时的飞机位置,于是只好进行迫降。
而当时迫降选择的是一处盆地,较为平坦,是较为贴切的,驾驶员的判断合理。但是由于军用战斗机的结构和以往的飞机不同,加上操作并不完整,终究是落得个机毁人亡。
虽然专家已经给出了说法,但没黑匣子辅助,很多人并不信服。为此,中方始终在于苏联沟通希望取回黑匣子,但苏联却一直无动于衷,甚至用到“需要学习三叉戟技术”这样粗陋的借口。
当时一个西方记者一直对此事很感兴趣,为此他采访了不少有关人员。一次,这名记者遇到了一个苏联将军时,却在采访中听到他无意提到了一个“从蒙古得到的战利品”。在记者的追问下,他只好含糊表示,那是飞机上的一个部件。
随后,美国加州大学的分校设法得到了这个黑匣子,并从中得到了之子林立果清晰的声音。
录音里,林立果一直在反复焦急地询问是不是已经出境,到底要去哪里,但却并没有正真获得回答。随后,混乱嘈杂的声音响起,中间夹杂着林立果愤怒地质问声,询问为什么转弯。而最后,则是迫降时慌乱的尖叫,和最后的一声巨响。
但出逃国外,一行必然会带上不少重要的资料和档案,而这么多东西在等人坠机后却不翼而飞。根据目击者的描述,它和前两个飞机部件一样,被赶来的苏联人一起打包带走了。
当时在父子的《纪要》中,明确说要借用苏联力量,用以钳制国内外的其他势力,要让国家置于苏联的“核保护范围”。
同时还表明,他们与苏联在进行“秘密谈判”。这些明显都指向了苏联政府当时与集团勾结,影响中国内政的行为。
虽然坠机的事件就此落下了帷幕,但历史的车轮还在滚滚向前,社会主义与也在吸取这次的教训不断地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