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石墨行业现状及格局分析 出货量水涨船高 但市场供需仍存在压力


  原标题:人造石墨行业现状及格局分析 出货量水涨船高 但市场供需仍存在压力

  人造石墨广义上指一切通过有机碳化再经过石墨化高温处理得到的石墨材料;狭义上指以杂志含量较低的炭质原料为骨料、煤沥青等为粘结剂,经过配料、混捏、成型、炭化和石墨化等工序制得的块状固体材料。人造石墨类型多样,如石墨电极类、石墨阳极类等,依据各自不同特性应用于不同场景。人造石墨与天然石墨在晶体结构、组织架构、物理形态和理化性质上大有不同。

  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人造石墨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未来投资研究报告(2022-2029年)》显示,人造石墨工艺复杂,需要经过原料预处理、造粒、石墨化、到成品筛分等工序生产,其中石墨化加工是最重要的生产环节,提升石墨化自供比例可以明显降低生产所带来的成本。石墨化是一种高温解决方法,热温度越高,石墨化程度相应越高,但极其耗电,属于高能耗生产环节,在人造石墨工序中石墨化成本最高,约占人造石墨制造成本六成。

  人造石墨在循环性能、安全性能、充放电倍率更优于天然石墨,已成为主要的负极材料,多用于动力电池和中高端消费锂电领域。随着下游终端新能源汽车需求剧增,我国人造石墨出货量也水涨船高,2017-2021年出货量从10.0万吨增至60.5万吨,较2020年增加了29.5万,同比增速95.2%,出货量近乎翻倍。但是国内石墨市场供需仍存在压力,近期供需氛围更为紧张,缺口再度拉大,有关负极材料公司开始选择石墨化代工,增加产能。

  从整个锂电池负极材料细分产品出货结构来看,各类型负极材料占比虽在不断调整,但人造石墨是市场主流,市场占有率一直上升。2019-2021年期间占比从78.5%提升到83.6%再到84.0%,逐步稳占80%以上的市场占有率。当前新能源汽车行业持续高景气,未来人造石墨行业规模将持续扩张。

  2021年在“双碳”政策下负极材料公司进行环保生产,叠加市场需求爆发,负极材料出现供需紧张局面,天然石墨和人造石墨均价较上年均出现不同幅度上涨,分别达到了3.5万元/吨、5.0万元/吨,人造石墨制作环节繁多,且制作成本高,导致均价高于天然石墨。

  从人造石墨负极材料低中高端产品来看,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各种类型的产品价格逐步上涨但涨幅比较小。用于低端产品的人造石墨价格最低,价位2.2万元/吨-3.6万元/吨;中端产品价格稍高,价位4.15万元/吨-5万元/吨;高端数码与高端动力产品价格又不一样,数码类价格高于动力类,两者价位分别是7.25万元/吨-7.6万元/吨、5.65万元/吨-6.8万元/吨。

  为缓解石墨化持续紧张局面问,人造石墨负极企业加码一体化扩产项目,积极布局生产基地以完善产业链,强化人造石墨规模和成本优势,尽可能实现石墨100%自供率,这种扩产潮可能是该行业未来的长期趋势。2022年众多人造石墨负极头部企业加速扩产石墨化产能,包括杉杉股份、贝特瑞、中科电气、翔丰华等,预计2023年达产。

  我国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公司有贝特瑞(835185)、杉杉股份(600884)、中科电气(300035)、江西紫宸、翔丰华(300890)、凯金能源、尚太科技等,新老企业相互竞争,抢占市场占有率,驱动人造石墨行业发展。相较市场高度集中的天然石墨行业,人造石墨市场相对分散。2021年我国人造石墨出货量60.5万吨,璞泰来子公司江西紫宸凭借产品及产业链布局完善占据行业优势,以20%的市场占有率稳居于第一。其次是杉杉股份、贝特瑞、尚太科技、凯金能源、星城石墨紧随其后,占比分别为17%、14%、12%、11%和10%,比例均不低于10%。随市场扩容、人才分流和技术成熟,人造石墨行业的竞争格局逐渐演化,未来市场集份额将向优势企业集中。


上一篇:石墨烯丧命缺陷(石墨烯概念)

下一篇:特殊包装带市场调查与研究及发展前途预测报告{宜宾发展商机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