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改项目投产后,运行效果超出预期!”“今年我们公司的产能和销量将再创新高!”“慢慢的变多的本土制造型企业用上了省实验室的科研成果……”在阳江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上,各大企业车间、实验室喜讯频传。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以科学技术创新驱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已成为阳江政企打造现代化产业集群的“竞技”主赛道。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策略,积极地推进全市企业技术改造及省重点实验室成果转化,以“产、学、研、用”为抓手,优化调整产业布局,不断的提高重点企业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和生产效率,有的放矢联合各方力量解决“卡脖子”研发难题,形成阳江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内生动力。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向西延伸的第一座城市,近年来,阳江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和沿海经济带建设机遇,坚持制造业当家,推动千亿级合金材料产业集群成链式发展,2022年产值达1200亿元。
作为广东省不锈钢和镍合金产业“链主”,广东广青金属科技有限公司不断推进建链、强链、补链工程,现在已经成为广东省唯一一家拥有从红土镍矿冶炼到不锈钢产品完整产业链的高新技术企业,去年实现营业收入435亿元,创下历史顶配水平。今年,这家扎根阳江滨海新区(阳江高新区)的“领头羊”旗下压延厂再次完成一大创举。
“6月10日,我们投资1.5亿元、建设9个多月的3号退火酸洗生产线万吨退火酸洗白卷,实际运行后结果超出预期。”广东广青金属压延有限公司退火酸洗厂厂长张勇和记者说,新生产线投产后,第一个月产量达8万吨,第二个月产量约10万吨,7月31日产量刷新高,日产近4200吨白卷,预计全年理想产量可增至120万吨。
8月2日,记者来到广青压延厂,看到3号退火酸洗生产线名技术操作工各司其职,一轧黑卷不锈钢从入口段“上线”,经过机器人自动拆解打包带、开卷、焊接、破鳞、抛丸、酸洗、质检等工序,约10分钟即可在出口段“蜕变”为20多吨重、可塑性更强的白卷,一级品率达到98%以上。
广青压延不锈钢深加工提产增效技改项目是广东省2023年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19.5亿元。项目主要是对原有不锈钢深加工项目实施提产增效技改,利用原有项目预留的厂房位置,在压延车间新增一座3号加热炉和一台数控轧辊磨床,在退火酸洗车间新建3号退火酸洗生产线号退火酸洗生产线在公司原有生产线基础上进行了技术升级和优化,退火炉设计建设遵循绿色低碳原则,采取了一系列新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热性能目前属全国最强。广青热轧和退火生产线项目贯通了不锈钢热轧和冷轧两大关键环节,形成镍铁、炼钢、热轧、退洗和深加工的全产业链格局,进一步引领合金材料行业集群发展。
依托广青的热轧资源,低价的物流运输成本,完善的港口配套设施等优势,广青落户后发挥“龙头效应”,带动了多家上下游企业来阳江发展。广青压延厂三号退火酸洗生产线上产出的白卷,则主要销往相邻的甬金、宏旺两家冷轧不锈钢加工公司。从产品类别来看,甬金主要加工300系不锈钢,宏旺主要加工200系不锈钢。
“正是因为有广青的热轧资源,我们作为下游,也加快布局技术改造升级,逐步提升公司整体产能及质量,满足市场对高端不锈钢材料的需求。”广东甬金金属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广东甬金”)常务副总经理王国军和记者说,今年6月,紧随广青新生产线投产步伐,基于二期技术优化的甬金三期技改项目也正式投产,运行结果为超出设计产能,酸洗速度比设计数值提升近20%,加工产品整体质量和精度也大大提升。
广东甬金成立于2018年,一期项目2020年4月建成投产,二期项目2022年4月投产,2022年实现300系冷轧高端不锈钢生产产量68万吨,销售额116亿元。记者日前走进广东甬金的生产车间,了解到该公司通过三期项目投资建成的三条生产线多名员工按三班倒,每天共计可产出3500吨不锈钢薄板,每月产量可达10万吨。王国军表示,三期项目投产后,广东甬金预计2023年产能可达到90万吨,销售额超120亿元。
记者在甬金3号车间内看到,来自广青压延厂的白卷不锈钢通过二十辊轧机冷轧后进入全长400米的冷酸生产线,经过退火工序还原机械性能、酸洗钝化处理去除氧化层后,不锈钢板的耐腐蚀和抗老化性能极大的提升。随后进入平整、分卷、包装等工序,即可由原料2.5—5毫米厚的热轧白皮“升级”成0.26—3.0毫米的冷轧精密带材,销往佛山,无锡等市场生产保温杯、厨房用品、水管、电子科技类产品的各大厂家。
广青、甬金的技改项目投产,是我市全力发展千亿级支柱产业、以科学技术创新驱动高水平发展的有力见证。更节能的生产技术、更快捷的加工效率、更经得起考验的产品的质量,进一步夯实了阳江作为华南地区重要的基础原材料生产基地的基石。
近年来,阳江笃定做强实体经济,合金材料产业年产值突破千亿,形成从冶炼到压延、深加工的全产业链格局。海上风电产业实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成为全世界产业链最完整、配套最齐全的风电产业集群之一。以两大“明星”产业为代表,各类传统和新兴起的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离不开产学研用向纵深推进的有力探索。
2019年8月、10月,阳江海上风电实验室、阳江合金材料实验室两家省实验室分中心分别挂牌成立。四年来,两家省实验室聚焦我市两大千亿级合金材料和绿色能源支柱产业技术需求,统筹规划科学研究方向,开展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建设进度走在粤东西北前列。
值得一提的是,阳江合金材料实验室通过与阳江十八子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共建,主要试验钢熔炼制备和中试生产,将实验室新技术快速应用于合金材料生产,实现原创科研成果快速小批量工业化转化,真正助力企业攻克生产难题,提升产品的质量。截至目前,阳江合金材料实验室相关专利和技术成果已应用于20余家阳江本地合金材料与五金刀剪企业。
阳江合金材料实验室相关负责人举例称,目前,阳江市场普遍采用刀身与刀柄焊接方法制备传统厨用刀具产品,极易导致延迟开裂或盐水腐蚀加速开裂现象,已成为企业“头痛”的一大难题。为解决阳江刀剪行业焊接断刀、磨削断刀共性技术难题,实验室提出优化焊接刀具残余应力的技术方案,并在十八子、金辉等大规模的公司展开扩大生产规模的实验和推广应用,大幅度降低了因刀具焊接而导致的产品合格率低和售后用户索赔问题。考虑到生产效率问题,实验室又联合企业提出优化磨刀过程冷却系统、优化选取已冷却型磨刀石和抛光材料等,尽可能在磨削过程保障刀身温度适宜。目前,该项技术已在行业广泛适用。
不仅是合金材料,风电领域亦科研成果颇丰。市科技局相关负责的人介绍,阳江海上风电实验室首创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上风电柔性海缆保护设施,较同性能进口产品价格降低约20%,10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可节省本金约2000万元。
另外,实验室还自主研发了80-140MPa系列水下结构高强粘聚材料,并依托本地公司实现成果转化,促使材料成本降低约40%,单个100万千瓦海上风场可降本约3000万元,有效助力海上风电行业降本增效。
记者还了解到,启动建设以来,两家省实验室强化现有资源整合,实施省实验室与广东海洋大学阳江校区等高校共建共享机制,引导推进省实验室与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科研单位开展合作,共建“联合实验室”进行实验室-企业科研联合攻关,快速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截至今年7月底,已有56家有突出贡献的公司以及17家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与两省实验室开展科研合作。另外,两家省实验室与10家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合作共建科研创新平台(基地)。
上一篇:一根胶管闯天下——衡水市景县橡塑制品产业集群发展探访